康德把人的情感(康德道德情感)

工作运势 披土都美食 979

p>《康德伦理学原理》是199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邝芷人. /p>
康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 的问题,这在1793年他写给卡·弗·司徒林的信中已明确地作了说明,他在指出了他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形而上学、道德学、宗教学)后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的问题。后来他认为前三个问题都与后一个问题有关,"在这种广泛意义上,哲学所从事的事业可以归结为以下一些问题:(1)我能够认识什么?(2)我应该想什么?(3)我能够期望什么?(4)什么是人?从本质上说,所有这些可以归结为人类学,因为前三个问题都从属于最后一个问题。" 基于此,他以人为根本和出发点来探讨哲学问题,来系统地探讨人类的心灵。
《判断力批判》的开篇有一个"序言"和"导论",在美学研究中,由于认为这个"序言"和"导论"和美学理论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大多数学者们基本上避而不谈,但是,它却是康德对他的批判哲学体系的整体结构所作的总体性说明,这一说明不但体现了《判断力批判》的写作意图,明确了《判断力批判》在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建构的总的规划和设想,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如有学者就指出:"《判断力批判》的序言和导言(特别是导言的前三节),就是对他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这样一种调整,因而也是对其体系内部矛盾进行调和的总设想。" 康德把人类的心灵能力即最广义的纯粹理性,分为知、情、意三大部分,"序言"和"导论"就是由此出发所作的整体性的探讨。关于"知"和"意",康德分别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加以研究,并分别提出了相对应的"自然"和"自由"的概念,解决了知识论和伦理学的问题。而在《判断力批判》中,则以反思判断力为核心概念,以想象力为中介,在审美的自由和无限的超越中,实现了自然和自由的过渡和超越。康德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自然"的概念,《实践理性批判》则探讨了"自由",分属于不同的两个领域的"自然"和"自由"这两个概念,究竟有没有统一可能性,如有统一的可能性,究竟如何统一起来,康德则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康德认为,"自然"概念属于"理论哲学"(即自然哲学),"自由"概念属于"实践哲学"(即道德哲学),这两者分属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它们之间好象是截然对立的,似乎没有任何过渡。但康德此时的理论出发点很明确,即是从人出发来探讨哲学的,他要追问完整的人的心灵能力和心灵状态,他要力图回答他的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这种过渡只能从人的自由本质中去探讨。他认为自然和自由从表面看来"不可能有什么过渡,就好象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前者不能对后者有任何影响;但后者却应当对前者有某种影响,即是说,自由概念应当使它的法则所提出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因而自然界也必须能这样来设想,即至少它的形式的合规律性与在其中实现自由法则而定的之可能性是一致的。" 正因为自由法则的如是要求,所以这种统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是这样,则进一步必须要找到一个使二者统一起来的根据,也就是既是自然界的超感性的根据,又是自由概念的实践的东西的根据,即感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必须要统一,很显然这是人的完整性的要求,是必须和应当要完成的工作。这个根据,即作为使哲学的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手段,就是判断力批判。通过这一中介,康德就实现了他设想的从认识到道德、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他的哲学体系也就构筑起来了。
因此,康德认为,心灵的三个高级机能就是知性、判断力、理性,知性能够对自然设立先验诸规律的可能性说明,自然只是被我们作为现象来认识的;同时,从这里可以看出,自然隐含着一个超感性的、非规定性的基体。判断力按照自然的可能的诸规律,通过它的判定自然的先验原理,而提供了对于这一既在我们之内心又好象在我们之外的超感性的基体通过知性能力来规定的可能性。但理性通过它的实践规律同样先验地给这一基体以规定。而这样一来,判断力就使得从自然概念的领域到自由概念的领域的过渡成为可能。康德在这里所说的,有一点我们认为非常重要,即对于这一超感性的基体,他认为在我们之内犹如在我们之外。因为他的这一超感性的基体,在自然概念中是指物自体,而物自体本身包含知性范畴不可把握的特性,物自体的不可知,实际上就引出了另外一个不可知的先验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心灵;是心灵的无限展开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认识的无限性,从而决定了超感性的基体的不断展开的程度。而心灵是一个感性的存在却又是无法穷尽其内涵,无法参透它的意义的。所以,我们能否做出这样的认识,即康德的先验哲学中的两个不可知的X,物自体和心灵,是否都统摄在心灵的无限展开的可能性之下?如果这样理解成立的话,那么,康德所说的判断力的过渡意义也就相应地易于理解了。判断力的合目的性的特征,从而使得对在心灵之外又在之内的先验对象以规定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就使得自然和自由的连结成为可能,而实践理性已从实际的规律中给这一基体以先验的规定。这样一来,康德实际把所有的问题都统摄为一个问题,即对心或是心灵的把握。
康德的崇高美学新论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paper800.com
那么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又是如何引出崇高问题的呢?我们先从《判断力批判》的整体理论结构出发来看这个问题。《判断力批判》的整体理论结构,总的分为"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每一部分又分为两部分,前者是"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后者是"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每一小部分又可以再分为更小的部分,依次类推。在"美的分析"中,想象力联系于知性,而在"崇高的分析"中则联系于道德感,由目的论统摄自然和道德,然后目的论又应用于美和崇高的分析。康德在前一部分的分析倾向于认识,而后一部分的分析则倾向于道德,康德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实现认识和道德、理性和实践、自然和自由的过渡。这一过渡之所以有可能的基本条件就是人的心灵,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构成。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崇高是这个过渡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康德关于心灵的无限性的主张正是在这里凸现了出来。康德首先对审美判断力进行了分析,审美判断力包括"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康德为什么把崇高和美并列而论,成为审美判断力的构成因素?康德的主要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在审美表象(die ?sthetische Vorstellung)层次实现自然和自由的过渡,康德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在"导论"的第七节对此作了阐述。
康德所说的判断力有两种,一种是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所提出的规定的判断力,另一种就是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反思的判断力。反思判断力,就是在特殊事物被给予的情况下去为这事物思考一个可以解释其形式和可能性的原理,它不是用既定的普遍概念去规定特殊,而是由特殊上升到普遍。由于人的心灵的要求,人总是试图要从统一的原则下去看自然的无限性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现象,并从中抽绎出某种规律。进而,康德分析了反思判断力的先天原则,即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这一原则也就是人通过自然反过来思考自身;而康德又追溯了这一先天原则中的先验根基,这一先验根基就是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在这里康德把他的分析引向了审美判断力的表象,即康德所谓的审美表象(die ?sthetische Vorstellung ),也可译为"感性表象",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中就是用的这个词,并指出过它的双重含义 。康德认为,在一个感官对象的认识中,就已经存在着主观方面的"感性表象",但它还是形成知识的;如果存在先在于对象的主观合目的性,那么它是由于其表象和愉快的情感结合着,这样的表象就是一个"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这种表象不是规定性的,而是反思性的,它不联系于客体,而只联系到主体。这样,愉快就只是客体对于诸认识能力的一致,而这些认识机能只在反思判断力中活动,表现为客体的主观合目的性。但这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实在性关系,而是作为先验诸直观的机能的想象力通过一个给定的表象,无意识地和作为概念机能的悟性的协和一致,并且由此产生愉快的情绪,并由此判定那个对象为"美",但这却不涉及客体的感觉内容也不涉及到概念,只涉及对象的形式。康德把这种对美的判断称之为"鉴赏判断",这种鉴赏判断一方面只具有主观有效性而没有客观必然性,但另一方面这种愉快的情感却"通过鉴赏判断使每个人都承认它,好象是一个和客体的认识相结合的宾词,他也应该和这客体的表象联系在一起。" 主观性的鉴赏判断一经产生,就可以先天地推断别人也会普遍地感觉到。
康德认为,这种鉴赏判断本身有两种情况,这就是"美的判断"和"崇高的判断",它们分别指向"自然"和"自由"概念。当对象与主体中的反思判断力相关而在自然概念上体现合目的性时,这就是对"美"的判断;当主体着眼于对象的形式或无形式而根据自由概念体现合目的性时,这就是对"崇高"的判断。所以,康德指出,审美判断力批判也必然地分为"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两个相应的部分。这样,康德不但将"崇高"问题妥当地安置在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中,而且作为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实现过渡的一个有效环节,在"自然"和"自由"的过渡中,崇高问题是有力的理论构成。所以,我们认为,康德的崇高论是《判断力批判》中最为关键的理论构成,在整个先验哲学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与康德把人的情感以及康德对于人的理解的相关内容,看完康德把人的情感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