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个性社会性(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关系)

星座运势 匠心沉淀 692

模块三情感和社会性三级
概念: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游氏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基本特征:1.自然性与社会性
人的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起来的。因此,个性首先具有自然性,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但人的个性并非单纯自然的产物,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初生的婴儿作为一个自然的实体,还谈不上有个性。   个性又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打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的烙印,即个体社会化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个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稳定性与可塑性
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在个体生活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例如,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偶然表现出对他人冷淡,缺乏关心,不能以此认为这个人具有自私、冷酷的个性特征。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以表现的心理现象才是个性的反映。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个学生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经常表现的心理消侍特征,如有的学生关神桥散心集体,热情帮助同学,活泼开朗;有的学生对集体的事也关心,但不善言谈,稳重,踏实,埋头苦干,这不同的行为表现不仅是在班集体中,在其他场合也是如此,因此,这才能把某个学生同另一个学生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也才能预料某学生在一定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总之,一个人的个性及其特征一旦形成,我们就可以从他儿童时期的人格特征推测其成人时期的人格特征。   尽管如此,个性或称人格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非常复杂,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个性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个性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个性的变化,这就是个性的可塑性。当然,个性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可能立竿见影。   由此可见,个性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履行教育职责时才能有耐心和信心。
3.独特性与共同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构成个性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向的。如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每个人独特的一面,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较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较丰富、细腻,而有的人情感较冷淡、麻木等。这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某一群体、某个阶级或某个民族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正是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才组成了一个人复杂的心理面貌。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高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
(1)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它是主体“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幼儿在2岁之前“人我不分”,2.5至3岁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与完善起来。他们的自我评价从依从、表面、情绪化的,发展到独立、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
(2)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其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是情绪,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高兴、愉快属积极情绪;害怕、愤怒、嫉妒等属于消极情绪。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自身需睡要时,可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人的自身需要时,可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幼儿最初的情绪是广泛的兴奋,以后逐渐分化出痛苦、快乐、恐惧、厌恶、愤怒、高兴、喜爱、嫉妒、欢乐等。母婴依恋是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行为特点和心理倾向性的整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的反映。我们在这里简要介绍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E.H.Erikson)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但在每个年龄阶段又有各自的特点,有本年龄阶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个核心问题解决好了,既能使人顺利成长,又有利于他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艾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划分成8个阶段。这8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幼儿的个性发展取决于他与周围人相互作用时,对他所处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程度。如果该问题解决得好,则形成积极的个性。相反,如果该问题解决得不好,则形成消极的个性。
(4)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为交流认识或情感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最初的交往可追溯到2~3个月的婴儿时期。此时的婴儿用哭、笑、口部的动作、眼神和成人进行交往。交往对象主要是他的照料者、保护者——母亲。有研究表明,母婴交往的质量和数量将直接影响他以后的交往行为,甚至影响他智力、社会性发展。孩子从母亲那里学习交往的方式和交往技能等。
(5)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为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征,他是人社会化的核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在幼儿道德发展的研究方面,皮亚杰和克尔伯格是最有名的两个人。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认为:幼儿道德发展水平有明显的阶段性。教师应根据幼儿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实施相应的教育。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热门阅读: